清代名画:
张崟《秋山红树图》、傅山《山水图》、万岚《包世臣像》、王鉴《梦境图》、郎世宁《竹荫西猊狗图》、弘仁《雨余柳色图》、石涛《搜尽奇峰打草稿》、虚谷《花卉蔬果图》、吴昌硕《三千年结实之桃》、夏圭《溪山清远图》、郎世宁《百骏图》、李唐《清溪渔隐图》、任伯年《朱竹凤凰图》、汤贻汾《 秋坪闲话图》、六朋《太白醉酒图》、长春《五羊仙迹图》、《雍正妃行乐图》、李鱓《风雨芭蕉图》、李方膺《游鱼图》、罗聘《金农像》、徐章《李锴独树图》、黄鼎《渔父图》、华嵒《梧桐松鼠图》、邹一桂《花卉图》、黄慎《渔翁渔妇图》、金农《自画像》、汪士慎《春风香国图》、柳遇、王翚《宋致静听松凤图》、任熊《湘夫人像》、冷枚《梧桐双兔图》、徐扬《姑苏繁华图》、王原祁《夏山图》、费丹旭《秋风纨扇图》、任顾《芭蕉狸猫图》、方薰《映花书屋图》、叶欣《梅花流泉图》、石涛《山水清音图》、禹之鼎《秋江晚樟图》、查士标《溪山放牧图》、文点《荆楚诗意图》、樊圻《花蝶图》、龚贤《江村图》、恽寿平《荷花芦草图》、禹之鼎《王原祁艺菊图》、吴历《兴福庵感旧图》、弘仁《梅花图》、髡残《溪桥策杖图》、吴伟业《南湖春雨图》、郎世宁《锦春图》、黄慎《桃花源图》、朱耷《猫石图》、高其佩《花鸟图》、
明代名画:
张路《老子骑牛图》、张路《麻姑献寿图》、曾鲸《王时敏像》、李士达《雪亭小息图》、仇英《贵妃晓妆》、尤求《围棋报捷图》、朱瞻基《戏猿图》、仇英《汉宫春晓图》、文徵明《真赏斋图》、边景昭《三友百禽图》、孙隆《花鸟草虫图》、唐寅《古槎鹳鹆图》、吴伟《灞桥风雪图》、唐伯虎《落霞孤鹜图》、文嘉《二洞纪游图(之二)》、商喜《朱瞻基行乐图》、周文靖《古木寒鸦图》、李在《琴高乘鲤图》、杜大绶《幽兰图》、项圣谟《大树风号图》、张宏《蜀葵图》、陈洪绶《蕉林酌酒图》、邢慈静《梅花图》、丁云鹏《煮茶图》、蓝瑛《澄观图》、文伯仁《秋岩观瀑图》、沈硕《携琴观瀑图》、仇英《桃源仙境图》、仇英《竹院品古》、唐寅《秋风纨扇图》、唐寅《王蜀宫妓图》、吕纪《残荷鹰鹭图》、杜堇《绿蕉当暑图》、周臣《春山游骑图》、林良《双鹰图》、夏昶《戛玉秋声图》、王履《华山图》、沈周《庐山高图》、计盛《货郎图》、刘俊《刘海戏蟾图》、夏叔文《柳塘聚禽图》、戴进《春山积翠图》、殷偕《海青击鹄图》、徐渭《蕉石牡丹图》、李在《归去来兮辞(云无心以出岫)》、董其昌《秋兴八景图》、
元代名画:
王蒙《葛稚川移居图》、倪瓒《六君子图》、赵雍《挟弹游骑图》、吴镇《双桧平远图》、黄公望《九峰雪雾图》、黄公望《天池石壁图 》、任仁发《张果老见明皇图》、赵孟頫《幽篁戴胜图》、钱选《八花图》、刘贯道《消夏图》、武元直《赤壁图》、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、赵孟頫《二羊图》、张中《芙蓉鸳鸯图》、黄公望《富春山居图》、周朗《杜秋娘图》、何澄《陶潜归庄图》、卫九鼎《洛神图》、赵雍《松溪钓艇图》、边鲁《起居平安图》、王蒙《青卞隐居图》、张渥《竹西草堂图》、高克恭《云横秀岭图》、盛懋《秋舸清啸图》、陆广《仙山楼观图》、倪瓒《幽涧寒松图》、朱德润《松溪钓艇图》、倪瓒《杨竹西小像》、黄公望《快雪时睛图》、朱德润《浑沦图》、顾安《墨竹图》、赵原《陆羽烹茶图》、王渊《竹石集禽图》、唐棣《霜浦归渔图》、黄公望《富春山居图》、赵孟頫《鹊华秋色图》、任仁发《二马图》、吴镇《渔父图》、赵孟頫《红衣罗汉图》、柯九思《清閟阁墨竹图》、倪瓒《渔庄秋霁图》、王冕《墨梅图》、李新《修篁树石图》、陈琳《溪凫图》、方从义《高高亭图》、
辽金名画:
无款《丹枫呦鹿图》、武元直《赤壁图》、张璃《文姬归汉图》、无款《竹雀双兔图》、王庭筠《幽竹枯槎图》、
宋代名画:
任仁发《五王醉归图》、扬无咎《四梅图》、赵佶《桃鸠图》、王诜《渔村小雪图》、赵佶《枇杷山鸟图》、米芾《春山瑞松图》、李公麟《五马图》、王居正《纺车图》、马远水墨《晓雪山行图》、李迪《枫鹰雉鸡图》、江参《千里江山图》、夏圭《雪堂客话图》、萧照《山腰楼观图》、陈居中《四羊图》、阎次平《四季牧牛图》、卫贤《闸口盘车图》、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、赵佶《听琴图》 、文同《墨竹图》、李成《 晴峦萧寺图》、武宗元《朝元仙仗图》、马远《踏歌图》、乔仲常《后赤壁赋图》、郭熙《早春图》、李迪《鸡雏待饲图》、李唐《万壑松凤图》、李安忠《竹鸠图》、米芾《吴江舟中诗》、法常《观音图》、无款《却坐图》、无款《寒鸦图》、无款《折槛图》、马远《松寿图》、赵葵《杜甫诗意图》、马远《山径春行图》、龚开《中山出游图》、赵孟坚《墨兰图》、黄居寀《山鹤棘雀图》、马麟《橘绿图》、宋徽宗《瑞鹤图》、赵令穰《湖庄清夏图》、郭熙《树色平远图》、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、王希孟《千里江山图》、燕文贵《江山楼观图》、赵昌《写生蛱蝶图》、无款《雪竹图》、李唐《清溪渔隐图》、苏轼《木石图》、崔白《双喜图》、宋徽宗《瑞鹤图》、李嵩《骷髅幻戏图》、陈容《墨龙图》、赵芾《江山万里图》、李迪《风雨归牧图》、梁楷《泼墨仙人图》、梁楷《太白行吟图》、梁楷《六祖斫竹图》、米友仁《远岫晴云图》、夏圭《溪山清远图》、李公麟《维摩诘演教图》、米友仁《潇湘奇观图》、李唐《采薇图》、
唐代名画:
李昭道《明皇幸蜀图》、张萱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、韩幹《照夜白图》、梁令瓒《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》、卢椤枷《六尊者像》、王维《 辋川图》、阎立本《步辇图》、
五代名画:
巨然《秋山问道图》、石恪《二祖调心图》、周文矩《文苑图》、阮郜《阆苑女仙图》、赵干《江行初雪图》、顾闳中《韩熙载夜宴图》、周文矩《重屏会棋图》、黄筌《写生珍禽图》、胡環《卓歇图》、卫贤《高士图》、贯休《十六罗汉图诺距罗》、董源《寒林重汀图》、关仝《关山行旅图》、荆浩《匡庐图》、董源《潇湘图》、
五代之前名画:
本文为您介绍沈周《庐山高图》作者,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沈周《庐山高图》艺术、构图、技法、美学特点,以及关于沈周《庐山高图》鉴赏赏析等相关知识。沈周 庐山高图 轴 明 纸本淡设色,193.8cm x 98.1cm,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(1427-1509年), 字启南,号石田,晚号白石精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明代著名画家。其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侧作,尤擅山水,曾取法董源、巨然,后以黄公望为宗,晚年...
《百骏图》为中国古代画作名称,其中以清代郎世宁的《百骏图》最为出名,该稿本为纸质,纵102厘米、横813厘米,原作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馆。被称为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”之一。 此图为一长卷,从右至左,画面开始是两棵参天的老松树,透过松枝的空隙,露出了牧马人搭建的简易白色帐篷,有三个身穿满族服装的牧人在帐篷前,二人倦怠地或坐或卧,还有一人双手拄着套马杆立在那里,看着不远处的马匹,一只牧犬从帐篷内伸...
本文为您介绍清代朱耷《湖石鱼鸟图》作者,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湖石鱼鸟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《湖石鱼鸟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朱耷 湖石鱼鸟图 轴 清 纸本墨笔,172.7 cmx 85 cm,...
本文为您介绍吴镇《渔父图》作者,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吴镇《渔父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吴镇《渔父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吴镇 渔父图(局部) 卷 元 纸本墨笔 33 cmx651.6cm 上海博物馆藏《渔父图》是元代画家吴镇创作的绢本墨笔画,《渔父图》画远山丛树,流泉曲水,老树平坡。坡旁溪水一泓,小舟闲泊。一渔父头戴草笠,一手扶桨,一手执鱼竿,坐船中垂钓。笔法圆润,意境幽深。《渔父图》,皆天空...
本文为您介绍《六君子图》作者,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六君子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《六君子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六君子图 元·倪瓒 纸本墨笔 纵61.9X33.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《六君子图》元...
《鹊华秋色图》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和山?《鹊华秋色图》的本意主要不是画景,而是写意,是赵孟頫送给朋友的佳作,因此在《鹊华秋色图》中,他大胆地打破了单纯画景写实的常规,而是把印象最深但方位却不在一起的鹊...
本文为您介绍《鹊华秋色图》作者,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鹊华秋色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《鹊华秋色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卷 元 纸本设色 29cm x 6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...
赵孟頫42岁时南归故乡吴兴后,他经常与好友谈笑风生、吟诗作画。有一次说起这些年曾经游历的名山大川时,他向友人们诉说济南山水之胜,谈及鹊山和华不注山,一个浑圆敦厚,一个尖耸入云,两座山峰形态迥异,真是穷...
本文为您介绍郭熙《早春图》作者,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早春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《早春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早春图 轴 北宋 绢本浅设色, 158.3cmx 108.1cm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《早春图》是北宋宫廷画家郭熙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,此画创作于神宗熙宁五年(1072年),为郭熙晚年之作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《早春图》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,以全景式高远、平远、深远相结合之构...
本文为您介绍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作者,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溪山行旅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《溪山行旅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范宽溪山行旅图 轴 北宋 绢本设色,206.3 cmx 103.3cm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《溪山行旅图》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,该图主体部分为巍峨高耸的山体,高山仰止,壮气夺人。山顶丛林茂盛,山谷深处一瀑如线,飞流百丈。山峰下巨岩突兀,林木挺直。画面前景溪水...
本文为您介绍赵佶《瑞鹤图》作者,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瑞鹤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《瑞鹤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 赵佶瑞鹤图(局部) 卷北宋 绢本设色,51 cm x 138.2 cm,,辽宁省博物馆藏 《瑞鹤图》是北宋宋徽宗赵佶所作绢本设色画,《瑞鹤图》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,绘画技法精妙,图中群鹤如云似雾,姿态百变,各具特色。 此图绘北宋徽宗政和壬辰年农历正月...
本文为您介绍清代恽寿平《荷花芦草图》的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恽寿平《荷花芦草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以及恽寿平《荷花芦草图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恽寿平 荷花芦草图 轴 清 纸本设色,131.3 c...
本文为您介绍清代王鉴《梦境图》作者,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梦境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《梦境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王鉴 梦境图 轴 清 纸本设色,162.8 cm x 68 cm,北只故宫博物院...
本文为您介绍徐渭《蕉石牡丹图》的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蕉石牡丹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以及《蕉石牡丹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徐渭《蕉石牡丹图》轴 明 纸本墨笔 120.6cm x 58.4cm.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(1521-1593年),字文长,号青藤、天池,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。自幼聪颖,多才多艺,但屡遭不幸,科考不中,身怀绝世之姿而不能施展,有济世之才而不能治国。命运的困苦更激发了他的悲愤...
本文为您介绍明代董其昌《秋兴八景图》的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秋兴八景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以及《秋兴八景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 册 明 纸本设色 53.8cm x 31.7cm 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(1555-1636年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明代著名书法家、画家,官至礼部尚书。擅画山水,精于鉴赏,把宋元诸家绘画中来自大自然的山石树木形象加以简...
本文为您介绍黄公望《富春山居图》作者,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黄公望《富春山居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黄公望《富春山居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《富春山居图》《剩山图》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(局部) 卷 元 纸本墨笔,34.1 cmx 1088.5 cm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,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。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,画面用墨淡雅,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,墨色浓淡干湿并用...
本文为您介绍明代仇英《柳下眠琴图》的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柳下眠琴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以及《柳下眠琴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 纸本水墨立轴 纵176.2厘米 横89.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《柳下...
本文为您介绍明代仇英《桃源仙境图》的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桃源仙境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以及《桃源仙境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仇英桃源仙境图 轴 明 纸本设色 175cm x 66.7cm,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仇英(约1502-1552年) ,字实父,号十洲,原籍江苏太仓,后移居苏州。仇英出身低微,初为漆匠,兼彩绘栋字,后徙业而画。曾拜于周臣门下。由于其天资不凡,深得理法,人物、山水、走兽、...
《桃源仙境图》和《柳下眠琴图》为仇英的代表作。《桃源仙境图》,绢本立轴,纵175厘米,横66.7厘米。系仇英为其好友陈怀云而作的细笔青绿山水,曾经清代安仪周收藏,乾隆时入内府。1931年曾在日本东京宋...
本文为您介绍明代仇英《竹院品古》的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竹院品古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以及《竹院品古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仇英人物故事图《竹院品古》册 明 绢本设色,41.1 cmX 33.8 cm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是仇英《人物故事图》中的一帧, 名为《竹院品古》。《人物故事图》全册共十帧,内容取材于历史故事、寓言传说、文人逸事和诗文寓意,具体为(子路问津》、《明妃出塞》、 《贵妃晓妆》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