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3-07 11:08:11
本文为您介绍明代董其昌《秋兴八景图》的创作背景、后世影响、《秋兴八景图》艺术、构图、美学特点,以及《秋兴八景图》鉴赏赏析等的相关知识。
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 册 明 纸本设色 53.8cm x 31.7cm 上海博物馆藏
董其昌(1555-1636年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明代著名书法家、画家,官至礼部尚书。擅画山水,精于鉴赏,把宋元诸家绘画中来自大自然的山石树木形象加以简化,提倡以书人画,追求笔墨。其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,有《画禅室随笔》《容台集》《画旨》等文集传世,在系统总结了文人画历史的基础上,以佛家禅宗分南北为喻,提出的绘画“南北宗论”,尚率真,崇士气,斥画工,重笔墨,轻丘壑,尊变化,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。这部图册描绘了八幅秋景,意境各有不同,表现技法多样,集中体现了董其昌的卓越艺术才能。
《秋兴八景图》为董其昌的精品之作,共八开,作于庚申年八、九月间,历时二十余天,所写为作者泛舟吴门、京口途中所见景色。图中峻拔的山头,沉重的石块,深邃的溪谷,弥漫的烟雾,各尽其态。既有草木葱茂、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,有沙订芦获、远岫横豆的水乡情调,亦有江天楼阁、彩舟竞发的江上景色。每幅皆构图精巧,意境高远,韵味十足。笔墨则集宋元诸家之长,形成苍秀雅逸的画风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art2500.com/news/show-7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