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八描:
竹叶描、 柳叶描、 枣核描、橄榄描、折芦描、 橛头钉描、 混描、钉头鼠尾描、行云流水描、铁线描、琴弦描、蚯蚓描、枯柴描、减笔描、战笔描水纹描、曹衣出水描、蚂蝗描、高古游丝描
皴法:
刮铁皴、云头皴、大斧劈皴、雨点皴、长披麻皴、小斧劈皴、斧劈皴、折带皴、卷云皴、牛毛皴、短披麻、解索皴、钉头皴、马牙皴和雨淋皴
国画术语:
折枝、博古、曹衣、吴装、减笔、捉勒、线画法、界画、攒聚、留白、矾头、没骨、单线平涂、墨分五色、五笔七墨、宿墨、渍水、铺水、积墨、点簇、点苔、勾勒、双钩、湿笔、干笔、颤笔、皴法、钩斫、起结、粉本、立意、经营位置、绘宗十二忌、八格、七观法、七候、六彩、六气、六要、六法、六长、四难、三远、三到、三品、三绝、三病、胸有成竹、迁想妙得、惜墨如金、意到笔不到、解衣盘礴、形似、神似、谨毛失貌、春蚕吐丝、九朽一罢、不似之似、败墙张索
宣统鉴赏印宣统皇帝鉴藏印清代末帝溥仪(宣统皇帝)曾对收藏于宫内的字画进行过清点,并钤盖“宣统御览之宝”、“宣统鉴赏”、“无逸斋精鉴玺”等印。
“三希堂精鉴玺”组玺,清乾隆,二方一组,在其中“三希堂精鉴玺”,青玉质,螭纽正方形玺,汉文篆书。开间2.2厘米,长4厘米,通高1.9公分,纽高1厘米;“宜子孙”,汉玉质,瓦纽正方形玺,汉文篆书。面2....
梁清标鉴藏印 蕉林居士
梁清标《苍岩子》印章梁清标鉴藏印『苍岩子』是梁清标的别号。梁清标家真定府(现为河北正定)西南有苍岩山,为名胜地,有『五岳奇秀览一山,太行群峰唯苍岩』之称。
“乾隆宸翰”印,清乾隆,田黄石质,长3.6厘米,宽3.6厘米。
本文为你介绍《宣统御览之宝》的主人是谁以及《宣统御览之宝》的鉴赏赏析。“宣统御览之宝”,清朝末年,通高14cm,印面7.9×7.9cm。清宫旧藏。玺印寿山石质,“宣统御览之宝”阳文刻写。宣统皇帝溥仪有...
明代是我国步入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,也是中国绘画在一些方面走向衰落而在另一些方面空前发展的时期。在明朝统治的二百七十六年内,政治上曾出现过改良,生产力有所发展,城市经济繁荣一时,反封建的民主...
唐代社会文化道教、儒教、佛教三教合一的“儒为主体,三教齐立”思想氛围,对工笔形态的绘画起到肯定法度的规范作用。唐代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整合,虽可能因李姓唐室与老子(李聃)同姓的攀缘关系奉道教为三教之首,但...
从隋唐到两宋的600多年中,以工笔形态为主的花鸟画在唐代宫廷完全成熟,产生了像曹霸、韩斡画马,韩混画牛,边鸾画花鸟那样的大家。五代两宋宫廷画院花乌画发展到历史顶峰时期,西蜀出现了黄鉴,以“富责”风格奠...
周肪 簪花仕女图 局部 卷 唐 绢本设色,46.2 cmx 180cm,辽宁省博物馆藏唐代早期,花鸟画更为广泛地流行于宫廷中。皇室贵族中有不少人擅长花鸟画。代表者有汉王李元昌、滕王李元婴、江都王李绪、...
唐代中晚期出现花鸟画大家边鸾,是工笔花鸟画成熟的突出标志。其成熟表现在:1.折枝构图的自觉运用。边鸾之前的折枝,仅见于米莆《画史》记载的六朝无名氏画的折枝梨花,之后再无折枝花的信息。朱景玄评边鸾“折枝...
吴门画派趋于衰败之际,董其昌等人却勇于突破时俗,“障百川而东之,回狂澜于既倒”,开创了绘画界的新气象。因而画坛中心遂由苏州移至松江,形成了明末的松江画派,即后期吴派。董其昌( 1555——1636) ...
王蒙曾将《青卞隐居图》赠予表弟赵麟,后来此画便惊险连连。到了清代此画有一天到了狄曼农手上,当时狄曼农在江西任知县,有一江西按察史知他有名画《青卞隐居图》,即以权势令狄曼农“献”此图。狄氏虽然不愿但又不...
赵正(1937—2006),别名黎泉,斋号师简楼、饮墨斋、食纸斋、洮砚斋。甘肃山丹人,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。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、二、三、四届理事,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,甘肃省画院院长,甘肃省...
山水画烘染法烘染法也称烘云法和染云法。烘染法是用渲染之法来画云的方法。画时不勾出云纹,仅用淡墨借用笔势的扫抹,层层渗润出云块的大小,流向和形态的变化,以表现云的缥缈迷漫﹑幽深莫测之态。烘染时要讲究运笔...
山水画断云法断云法也称留白法,可在山腰部留白,或在山脚处留虚,墨色由浓渐淡,通过皴擦烘染以表现云烟的飘曳升腾之态。这种以实托虚,以虚生实之法,竭尽似有实无,似无实有之趣。陆俨少在云水画法上有独特的创造...
“没骨”乃中国画技法之一。“没”在这里读作mo,不能读成méi。“没骨”的意思是,不用墨笔为骨,直接用彩色描绘物象。相传这种画法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,唐代杨昇擅于此法。用青、绿、朱、赭、白粉等色,堆染出...
中国画中有一种单纯用线描来表现的画体((亦有略施淡墨渲染的),叫做“白描”。白描对中国画的线描起到了巩固和提高的作用。唐代吴道子、北宋李公麟、元代赵孟頫所作人物,扫却粉黛,淡毫轻墨,遒劲圆转,超然绝俗...
博古,源于宋代,实乃我国传统绘画之一种,与“怪石”等并称为“杂画”。北宋大观年间,徽宗赵佶命王酺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彝器,成《宣和博古图》30卷。后人因将图绘铜、玉、瓷、陶等各种古器物的画,包括以古器物...
在中国绘画中,山水画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。山水画简称“山水”,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。东晋画家宗炳,在年老多病之际,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浪迹天涯了,于是将从前游历过的不少名胜之地,画之于室,略尽卧...